发明专利费用是多少
发明专利的费用包括了申请专利时的费用与日后每年的年费。发明专利的申请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是不同的,而需要当事人支付的费用也不一样。那么具体发明专利费用是多少呢?我们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
申请专利的费用包括两部分,官费和代理费。
官费就是交给国家专利局的费用,代理费就是交给我们的服务代理费。
官费部分我们可以帮助专利申请人申请政府资助或者费用减免,为申请人最大程度减少申请费用支出。
1、发明专利申请费
申请费的缴纳期限是自申请日起算两个月内。与申请费同时缴纳的费用还包括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印刷费、申请附加费,要求优先权的,应同时缴纳优先权要求费。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或缴足的,专利申请将视为撤回。
(人民币:元)官费 代理费
申请费 900 4000
文件印刷费50
2、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
申请人要求实质审查的,应提交实质审查请求书,并缴纳实质审查费。实质审查费的缴纳期限是自申请日(有优先权要求的,自最早的优先权日)起三年内。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或缴足的,专利申请视为撤回。
(人民币:元)官费 代理费
审查费 2500 1000
3、发明专利授权费用
申请人办理登记手续时,应当缴纳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印花税和授予专利权当年的年费。
(人民币:元)官费 当年年费 代理费
审查费255 900 600
4、发明专利年费的缴纳
(1) 申请人办理登记手续时,应当缴纳专利登记费、公告印刷费、印花税和授予专利权当年的年费。发明专利申请需要缴纳申请维持费的,申请人应当一并缴纳各个年度的申请维持费。期满未缴纳或未缴足费用的,视为未办理登记手续。授予专利权当年的年费,应当在专利局发出的授予专利权通知书中指定的期限内缴纳, 以后的年费应当在前一年度期满前一个月内预缴。
(2) 需要缴纳申请维持费的情况是,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满两年尚未被授予专利权的,申请人应当自第三年度起缴纳申请维持费。
发明专利 年费官费 代理费
第1-3年 900 400
第4-6年 1200 500
第7-9年 2000 600
第10-12年 4000 700
第13-15年 6000 800
第16-20年 8000 900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整理的发明专利费用的内容。在专利权人每年按时交纳年费的情况下,法律对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最长为20年。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建议咨询的专业律师,相信他们会为您提供帮助。
延伸阅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辞退员工不给出证明怎么办?
辞退员工不给出证明怎么办?如果公司一直不同意为你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你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提出申诉,要求他们出具。像这种情况,要开三种不同效率......
·书写借条要注意什么细节
书写借条要注意什么细节一、书写借条要注意什么细节(一)借款用途要合法。对于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赌博、贩毒、吸毒、嫖娼或贩卖枪支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的......
·寻衅滋事什么时候给下批捕?
一、寻衅滋事什么时候给下批捕?一般情况下刑事拘留14天左右就可以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
·公司法人贷款不能偿还的后果?
公司法人贷款不能偿还的后果有哪些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一个公司的成立肯定会与银行或者其他机构存在借贷关系,因为法人是公司的主......
·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是指哪些人
无民事诉讼行为能力是指哪些人?《民法典》(自2021年月1日起实施)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怎样处置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怎样处置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毒品的原料、配剂,......
·一、共有物分割纠纷财产代理词的内容是什么?
一、共有物分割纠纷财产代理词的内容是什么?代理词是律师等诉讼代理人在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授予的权限范围内在法庭辩论环节为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就案......
·民事诉讼二审审理流程包括哪些环节?
民事诉讼二审审理流程包括哪些环节?一、民事诉讼二审审理流程是怎样的?1、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
·参与非法集资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生活当中,我国公民参与非法集资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就是直接参与到了非法集资这种犯罪活动当中,并且招集他人上当受骗,第二种就是仅仅是自己参与......
·同居期间财产的分割原则是什么
同居关系解除时,同居当事人对于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有约定,且约定内容合法的,应优先适用约定。同居当事人间无约定并未达成协议的,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