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进行工伤认定最迟多久?
一、工伤保险条例关于时限的规定
(一)当事人需要注意的时限
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第二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第二十六条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第二十八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二)劳动部门做决定的时限
第二十条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申请或申请复议进行工伤认定最迟多久?劳动者需要注意的期限有四个:一是要注意用人单位申请认定的期限,即使超过此期限,个人也可自行申请认定。二要注意个人申请期限,因为伤情会发生变化,所以认定越早做越好。三是不服伤残鉴定结果的申请复议的期限,个人和单位都可申请。四是伤情发生变化的想要申请复查的期限。另外劳动部门出结果的时间期限也有相关规定,有疑问可咨询的专业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关于寻衅滋事罪的最新司法解释内容
我国目前关于寻衅滋事罪的最新司法解释,其实就是在2013年的时候由最高法和最高检制定的《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那么您......
·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事故了
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事故了,轻微的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还好,一些严重的交通事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对于造成人员伤亡的,肇事者就需......
·一、交通事故工伤可以做伤残鉴定么?
一、交通事故工伤可以做伤残鉴定么?如果认定为工伤后,经过医疗治疗后,实际没有影响肢体功能障碍,达不到伤残标准,则可以不用做鉴定,前提是单位......
·怎样签商品房买卖合同?
签合同时有一个观念是要修正的,那就是格式合同是不可修改的。许多购房者对开发商提供的标准格式合同全部服从,大笔一挥了事。其实格式合同是由房地产......
·拐骗儿童罪致人死亡的相关规定
拐骗儿童罪致人死亡的相关规定(一)拐骗儿童罪的概念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招投标法属于民法吗
属于民法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是国家用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调整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按照法律......
·违反《劳动合同法》违约金的标准是多少
违反《劳动合同法》违约金的标准是多少?违约金的标准理论上不能超过用人单位给员工支付的培训费,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是:如果用人单位为劳......
·合同解除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
合同解除后债权债务如何处理?现如今无论生意公司与公司合作还是找工作,买房子等等,都需要签合同,而且合同是主要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
·在我国起诉离婚到什么地方办理?
在我国起诉离婚到什么地方办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离婚诉讼通常应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
·一、以后三孩社会抚养费吗?
一、以后三孩社会抚养费吗?事实上,据媒体报道,限制生育三孩及以上的政策虽然存在,但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已逐步放开,生育三孩无需缴纳‘社会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