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句话用在房屋租赁上面可以说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一、刚租的房子能转租吗
房屋转租,是指承租人在租赁期间在得到房东的同意下,将其承租房屋的部分或者全部再出租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24条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租赁人与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害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出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但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其以承租人未经同意为由请求解除合同或者认定转租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此,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转租的,转租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出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未提出异议的,转租合同有效,反之则应认定为无效合同。
二、房屋转租有哪些风险呢
风险一:租金无法收取
收不到租金的情形最为普遍,所以这也是房东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租客以各种理由拖欠租金的,可以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包括拖欠租金的违约条款。在租赁合同中就约定,如果出现拖欠房租达2个月以上的情形,房东可以终止租赁合同,并要求租客赔偿损失。
风险二:房屋不当使用
房屋遭到滥用,比如改变了居住用途,或者私自进行改装等,这都会让给房东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对于本地的房东来说,一定要勤快一点,只要有机会,必须到出租房屋去巡视一番,以防止房屋被不当使用。
风险三:连带法律责任
租客如果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房东也会受到牵连。根据公安部门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要求,要在全国建立出租房屋备案制度,出租人也会因此要承担相应的治安责任,并实行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因此必须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
风险四:租客“恶意添附”
在征得房东同意的前提下,租客代为装修,但这其中往往会出现“恶意添附”的情形。
风险五:电话成为“吸血鬼”
为了租客方便,有些房东会代为安装固定电话,这也要当心,以免自己承担巨额话费。
风险六:灭失风险不得不防
灭失风险是一种极端情况,但如果是因为自身原因造成,则应该由自己来承担。应该重视租客所反映的情况,比如电路、煤气管路老化问题,这容易引起火灾,导致灭失风险出现。但此时转租房屋分为了两种情况,即承诺转租和责任转租,其中经过原房东同意而进行转租的,那当事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就会很小。但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在没有知会房东的情况下将房屋转租给他人,此时所产生的风险也是很多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小产权房的类型包括哪些
小产权房的类型包括哪些一、小产权房的类型包括哪些具体来说,小产权房可以分为三类,分别如下:1、通常意义上的小产权房:占用集体用地或耕地违法建......
·深圳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内容有哪些
深圳市是我国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密集。深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财产损害赔偿标准,别一个是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这两......
·夫妻离婚房产如何过户手续?
离婚夫妻选择离婚之后会重新分割婚后的共同财产,如果一方本为房产证户主而后离婚后放弃房产权就会涉及到房产证的转让和更名也就是房产过户,那么夫妻......
·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程序
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出让人应当以书面形式向规划管理部门征询该地块的规划要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提供各项规划要求及其附图。土地......
·醉驾罚款是常见的处罚方式
醉驾罚款是常见的处罚方式,在几类处罚方式也是比较轻的,关于缴纳罚款的时间问题也是不同的,那么关于醉驾罚款的缴纳时间问题的规定,不同的数额缴纳......
·确认劳动关系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大部分情况下,企业招用员工时,双方会签署一份劳动合同。但是一些经营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往往忽视劳动合同的签署,这样对于员工维护自身利益是不利的......
·请求被告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是否可以
交通肇事者对赔偿问题拖拖拉拉不处理的态度,有些就是因为当事人根本就没有交强险的,这样的情形反而让部分受害者在索赔的时候犯了疑惑,当下可能就会......
·购买车辆划痕险怎么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一位公民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那么会有许多公民都会购置属于自己的车辆,为了避免和减轻交通事故的损失,所以也会为......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共同财产包括: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一、工资、奖金应当指出,这里面的工资包括指工资总额。根据国家财产局一九九O年第一号令《关于工......
·劳动仲裁是否适用证据规则
劳动仲裁是否适用证据规则仲裁前置,是劳动争议的一大特点,这也导致了劳动仲裁的数量居高不下,随着劳动者维权意识的提升,遇争议去仲裁已经成为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