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不给高温费该怎么办
一、杭州高温补贴的标准
(一)2017年杭州高温费发放标准公布
浙江规定的高温津贴发放标准为: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25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8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45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高温津贴应按月发放。
(二)2017年杭州高温补贴标准一览
根据省人力社保厅等有关部门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发放标准执行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三部门《关于调整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94号)之规定。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225元,非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月180元;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45元。发放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高温津贴应按月发放。
二、不给高温费怎么办
(一)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可申请认定工伤
市人力社保局提醒,高温天气用人单位需按照高温津贴的标准和发放办法,及时做好发放高温津贴等工作,加强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在工作场所因高温作业或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职业病种叫“热射病”),可申请认定工伤。认定工伤需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中暑(热射病)诊断证明。经认定为工伤的,可享受工伤保险相关待遇。
(二)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1、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2、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三)不给高温费怎么办
根据人力社保部、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全国总工会下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浙江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正常工作时间工资及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而降低劳动者工资。需发放高温津贴但用人单位没有发放的,劳动者可以向用工管辖地劳动监察部门(见下表)投诉,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给予补发;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对高温津贴发放双方存在劳动争议的,也可以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以上就是此次关于杭州不给高温费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其他地区若是也有企业不给高温费的行为,我们建议职工可以根据相关条例解决,若是事情及其严重,职工可以依法起诉相关企业以获得补偿。总而言之,只要在符合高温补贴的条件下,企业不给高温费,职工是有权追究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非法集资自首了还需还钱吗
需要。犯罪嫌疑人涉嫌集资诈骗的,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即使自首了,仍然需要偿还被害人的被骗款项。如果犯罪嫌疑人拒不偿还的,被害人可以依法向法......
·借款担保人的责任都有哪些
借款担保人的责任都有哪些我们知道,在借款活动中,担保人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其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以外,还要在债务人不履行义务的时候承担一定......
·在外地租房需要注意什么 1
在外地租房需要注意什么1,要确定租给你房子的是不是房东本人,一定要拿一张房东的身份证复印件,有的时候可能会碰上二房东甚至是三房东,这样出现问......
·医疗过错赔偿因果关系的判定
医疗过错赔偿因果关系的判定一、须准确判断医疗过错和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是司法鉴定人通过审查病历资料,检查被鉴定人后,首先对医......
·补办身份证要本人去吗?
补办身份证要本人去吗?补办身份证要本人亲自办理。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
·我国新婚姻法关于离婚条件的规定是什么?
我国新婚姻法关于离婚条件的规定是什么?《新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
·企业改制分配房产权属转移登记需要哪些申报材料?
企业改制分配房产权属转移登记需要哪些申报材料?现在我们国家为了使国家经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正在大力推行企业改制。而在企业改制的过程当中,很......
·如何提高知识产权刑事保护?
如何提高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提高知识产权刑事保护通过刑事立法和加大刑事的量刑处罚的力度来进行保护。比如说有一些假冒注册商标罪,需要被判处三年以下......
·非因本人原因变更劳动关系的依据是什么?
非因本人原因变更劳动关系的依据是什么?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生效以后,未履行完毕之前,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就已订立的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达成......
·妨害作证罪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的主体?
法律是严肃的,不允许有一丝丝的隐瞒与欺骗,更不会容许影响法律权利使用的行为发生,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为了在犯罪之后避免牢狱之灾,会想尽各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