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
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
1、和解
协商和解是指债权债务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纠纷。债权到期或即将到期时,债务人暂无能力偿还债务但有还款诚意的,债权人可以就履行债务的期限、方式、数额等同债务人进行磋商,敦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签订还款协议。如果该债权有抵押担保或者有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债权人可与抵押人或者保证人进行协商,也可请第三者“牵线搭桥”,使抵押人以足额的抵押资产抵偿债务,或者由保证人来代偿债务。
2、调解法
债权人如果不想伤和气、结怨仇并迅速化解债务纠纷,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经调解达成协议后,债务人应按约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对于签订协议后债务人又反悔或部分反悔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3、仲裁法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统一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制度,同诉讼的两审终审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当事人之间迅速解决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向仲裁机构递交仲裁协议、申请书及副本。申请书要详细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及事实理由。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债务纠纷,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当事人之间大多没有激烈的对抗性。另外,申请仲裁的费用一般比提起诉讼的费用低。
4、诉讼法
债务纠纷诉讼就是打民事官司。对一些较为复杂、对方当事人较难对付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很难解决的案件,债权人就可选择诉讼程序来解决。法院处理债务纠纷是最终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解决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在收到公民的民事起诉状或口头起诉立案后,民事案件的第一审审理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也可延长6个月;不服第一审判决的,当事人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裁定的,当事人须在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民事案件的二审审理期限为3个月。法院判决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5、申请支付令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如果债务人在规定日期内不自觉履行义务,又不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债务追讨,我们一定不能使用违法手段,因为这样有可能容易造成债权人的损失更多,但债权人也不要能放弃追讨债务的权利,积极寻找法律途径解决。当然,我们还建议登录平台找专业的律师服务,丰富的法律知识,可以给予更好的帮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经济犯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
经济犯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经济犯罪司法解释是怎样的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最新公司法解释三的内容有哪些?
最新公司法解释三的内容有哪些?我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在公司运营的过程当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违背法律......
·投标有效期过了如何处理?
投标有效期过了如何处理?投标成功,可以为企业公司赚得土地和金钱利益。前面我们也提到过电子投标,我们已经知道了投标如何申请以及具体流程,具体可......
·公司法人过户费用怎么算?
公司法人过户费用怎么算?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公司越来越多,在公司里上班工作的人也非常的多,所以对于公司方面的问题我们都是非常的关心。公司如果......
·定金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定金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一、定金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刑......
·骨折要司法鉴定吗
骨折要司法鉴定吗一、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法律规定发明专利有效期多久
一、法律规定发明专利有效期多久发明专利有效期、专利有效期查询、中国专利有效期、外观专利有效期、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期1、中国专利法第42条规......
·罚没款分期交纳有什么规定?
罚没款分期交纳有什么规定1、目前法律、法规、规章并没有规定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的最长期限,《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
·新婚姻法几岁可以领证结婚
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婚姻法》将被废止。一、《民法典》几岁可以领证结婚关于法定结婚年龄的规定没有改变,仍维持1980......
·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对监护关系来讲,实践中可能出现多种情况,就包括变更监护关系、解除监护关系以及终止监护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导致的结果不同。那么具体来讲,导致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