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认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一、国家秘密是指哪些事项?
国家秘密,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只局限于某特定范围内的人员知悉的事项。这些事项究竟指的是哪些方面呢?我国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第9条规定,国家秘密指的是以下事项:
①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②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③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秘密事项;
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⑤科学技术的秘密事项;
⑥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⑦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
很显然,这些列举的事项都是涉及到重大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秘密,不适宜为外人所知悉,具备国家保护的必要。
此外,国家秘密在我国还区分为三种等级,即绝密、机密以及秘密。这三个等级代表着不同信息的重要程度,也反映了若泄露其所造成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
二、怎么认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规定在我国《刑法》分则渎职类犯罪中的,其主体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是我国刑法在该罪条文的第二款中作了特别说明,指出如果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也构成此罪,因此,本罪的犯罪主体有了相应地扩大,不再局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此外,我们还应该着重分析的是该罪的客观方面的状况。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了上述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相关事项,泄露了国家秘密,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关于泄露的方式,并没有法定的要求,但是按照通常的理解,包括了作为和不作为的犯罪,也包括了口头的泄露以及书面的泄露。关于情节严重,即必须达到一定的量化标准,比如,为了牟利或者出于个人的目的而故意为之;又比如,在特定的时期,如国家政治经济政策重大调整时期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多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或者已经造成严重损害后果或重大损失的行为。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在网络资源发达,许多网络信息来源多元而且可靠性欠考证,对于通过在互联网上擅自发布国家秘密且情节严重的行为,也可能被认定为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在主观方面上,法律明确规定了故意,即明知是国家秘密而还故意泄露。在泄露的对象上,本罪并不要求,这区别于我国的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等罪名。
主观上要求行为人有泄露国家秘密的故意,但此时需要对国家秘密有一个具体的把握,并不是所有的秘密都能称之上国家秘密。而犯此罪,自然是要对行为人做出处罚的。这方面的内容我们有详细的介绍,但愿能为你提供一些帮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房屋租赁合同没有到期是否可以终止
对于房屋租赁合同而言,一般终止都是在约定的租赁期限到期的情况下。但现实中,我们却发现有的时候房屋租赁合同没有到期,但也终止了。那从法律角度分......
·租房签合同到期押金不退怎么办?
对于暂时没有资金购买房屋的主体,可以选择通过与他人签订租赁合同的方式,获得房屋的使用权。房主为了使自己的财产权益得到保障,在签订租赁合同时,......
·长临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
长临高速公路征地补偿标准是什么《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对方欠钱不还怎么办起诉会麻烦吗
对方欠钱不还怎么办起诉会麻烦吗一、对方欠钱不还怎么办起诉会麻烦吗欠钱不还在跟对方商议不了的情况下,直接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即可。民事案件审......
·拆迁安置纠纷财产的分割应该怎样办理
拆迁安置纠纷财产的分割应该怎样办理1、对于拆迁决定或者拆迁补偿安置裁决不服提起的诉讼,在性质上属于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行政诉讼,......
·商标的在先权利著作权可以对抗吗?
商标的在先权利著作权可以对抗吗?一、商标的在先权利著作权可以对抗吗?著作权不可以对抗商标的在先权利,我国《商标法》所保护的在先权利是指在商......
·我国深圳公积金如何查询?
我国深圳公积金如何查询?我们就可以通过支付宝查询公积金,先打开支付宝app,关注搜索框,然后在搜索框搜入公积金,点击搜索,就会查询到深圳公积金......
·工地干活受伤农合报销吗
不报销。在工地干活受伤属于工伤保险的范围,新农合是不报销的。同时,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管辖地是哪里?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管辖地是哪里?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处罚管辖地是哪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管辖地是犯罪活动发生地或者嫌疑人所在地。销售假冒......
·如何保障意定监护双方权益?
意定监护协议生效时,被监护人已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当他们的权益遭到损害,谁来维护? 建议尽量以书面方式全面细致约定相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