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抚养费要给到什么时候
一、子女抚养费要给到什么时候
当然是给付到子女十八岁或是可以独立生活为止。子女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在有些情况下子女虽成年非因主观原因,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则父母仍要给付抚养费, 例如: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读的(指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
二、离婚要给子女多少抚养费
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以下情况要给子女抚养费: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2、虽未离婚,但夫妻因感情不和已分居,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3、未结婚,有非婚生子女,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4、其他情况。如成年但仍在上高中的子女的父母,应给子女抚养费。对于离婚要给子女多少抚养费的问题,最高法院有规定,分两情况:“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按这个规定,如果有一个张先生,已与太太离婚,有一女由太太抚养,他是公司职员,每月工资为2000元,在子女抚养费诉讼中可以判决由他支付的抚养费可以在每月400-600元间。另一种情况,“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按这个规定,如果有一个王小姐,她是娱乐业从业人员,收入不固定,已与先生离婚,有一女由先生抚养,在子女抚养费诉讼中可以依据同行业平均收入来确定,如该省高级人民法院文件公布“05年度文化体育娱乐行业年收入”为24000元,那么平均她月收入可定为2000元,可以判决由她支付的抚养费可以在每月400-600元间。按有关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就是说可以按月或按年给,当然要是手中掌握大量的财产的情况下,按标准一次性给齐,也是可以的。从上文的介绍中可以了解到,一般子女抚养费要给到子女18周岁成年的时候,但要是子女在成年之后,尚不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并且此时父母也有抚养能力的话,则也是可以继续支付抚养费的。若你对此还有疑问的话,不妨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自动离职后社保怎么办?
自动离职后社保怎么办?从原单位辞职后,若60天内(从有证据证明递交辞职信之日起)单位未就此事向你提出主张,即可认定为默认或接受辞职,那么,你可以向......
·当事人还钱诉讼时效中断吗?
当事人还钱诉讼时效中断吗?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
·证据不足不予批捕补充侦查吗?
一、证据不足不予批捕补充侦查吗?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是不予批捕的,对于不批准逮捕......
·一、前法律婚姻后事实婚姻会构成重婚罪吗?
一、前法律婚姻后事实婚姻会构成重婚罪吗?是会构成重婚罪的,但在具备事实婚姻的前提下再次登记结婚构成重婚罪。理由如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
·逮捕证下了还能够取保候审吗?
一、逮捕证下了还能够取保候审吗?逮捕证下了还能够取保候审,如果检察院已经批准逮捕,取保候审难度应当是加大了。但是,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
·犯罪既遂的分类都有哪些
犯罪既遂的分类都有哪些犯罪既遂即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的类......
·购房认购协议书违约金规定是什么?
购房认购协议书违约金规定是什么?购房认购协议书违约金规定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当事......
·遭受价格欺诈仲裁方式能获得损害赔偿吗?
遭受价格欺诈仲裁方式能获得损害赔偿吗?一、遭受价格欺诈仲裁方式能赔偿损失吗?被欺诈方是能获得损害赔偿的。但是要损害是实际存在,并且是由于欺......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拍卖网的有关内容?
人民法院诉讼资产拍卖网的有关内容?资产拍卖是指通过竞卖售出,卖掉个人或国家的资产。一般是通过相关的竞卖机构,将资产卖给竞买人。人民法院诉讼资......
·监狱减刑新规定有哪些?
当犯罪被判刑,在监狱里面也是有机会能够减刑假释的。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规定,认真改造,有悔改表现和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一、监狱减刑新规定有......
·宅基地拆迁纠纷怎么维权?
一、宅基地拆迁纠纷怎么维权?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1款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