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新生儿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遗弃婴儿一般判几年
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的相关规定,所谓遗弃罪,指的是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我国的规定,遗弃罪的客体是被遗弃人在家庭中受扶养的权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具体来说,拒绝扶养包括具有扶养义 务并且具有扶养能力的人按照我国《民法典》中的规定或者其他相关规定,应当履行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行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有扶养义务,但没有扶养 能力而拒绝扶养时,不构成遗弃罪。比如,全身瘫痪的父亲虽然对年幼的孩子有着扶养义务,但是自身连自理的能力都不具备,更谈不上扶养孩子的能力了。在这种 情况下,即便父亲拒绝扶养,也不会构成遗弃罪。
二、遗弃新生儿管理制度
遗弃婴儿是否构成遗弃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而一概认为构成遗弃罪。1、 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仅仅对这些婴儿出于教育的目的进行恐吓,采用饿肚子的方式,则不能认为是拒绝扶养,也不算情节恶劣,一般不应认定为犯罪。2、 如果是以不扶养婴儿的目的,将婴儿遗弃在热闹的街区,或者妇幼保健院门口,一般可以认定为遗弃罪。生活中,因为婴儿负担重,或者患病等原因而将孩子遗弃在这些地方的例子并不少见。3、 如果是将婴儿遗弃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或者一般人无法施救和察觉的郊外,导致婴儿因无人发现而死亡或者重伤的,不应构成遗弃罪,而应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综上我们可以知道,遗弃婴儿不一定构成犯罪,关键是要看行为人是在何种条件下作出遗弃的行为,应综合考虑情节及环境,方能准确进行刑法评价。
三、遗弃新生儿是否构成遗弃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261条之规定,犯遗弃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对于遗弃罪,行为人的行为及情节将对量刑起到很大的作用。遗弃行为,在我国刑法中被限定为具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并不是日常生活意义上的遗弃。因此,在对遗弃罪的理解上,应该将生活中的遗弃与法律中的遗弃区分开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遗弃行为,很有可能会构成遗弃罪,而遗弃罪也更有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等罪状。遗弃新生儿管理制度,对于情节不算恶劣的,可能不会构成遗弃罪,但是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遗弃新生婴儿,如果情节恶劣,将有可能触犯我国法律。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驾驶员肇事逃逸判什么罪?
将交通肇事逃逸从交通肇事罪中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
·隐名股东是否承担公司的义务?
隐名股东是否承担公司的义务?是需要进行承担的,在公司未依法成立的情况下,公司不具备法人资格,实际出资人更谈不上股东资格认定,隐名股东与显名股......
·反担保条款包含哪些内容?
反担保条款包含哪些内容?在现实的生活一些人无法通过银行进行贷款,需要担保人出具担保合同才能进行贷款。这时借贷者与担保人就形成了一种反担保的......
·遗嘱有效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遗嘱有效要具备哪些条件呢?现实中有些人可能订立了多份符合遗嘱生效条件,却内容相悖的遗嘱。那么存在多份遗嘱时哪个有效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公司货款催款函怎么写?
许多时候,公司都会出现贷款的情况,那么有关公司贷款逾期没有偿还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来写催款函致其还款呢?关于一般的催款函,里面的内容必须要有被催......
·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法院如何判
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法院如何判一、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罪法院如何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一条【非法生产、买卖警用装备......
·离婚时,能主张分割土地补偿费吗?
土地补偿费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补偿,只能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因此该款具有身份属性。夫妻一方不具有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不能要求......
·网络麻将赌博会坐牢吗?
网络麻将赌博会坐牢吗?参加赌博,不会坐牢的,如果是组织人员赌博视情节,可能会坐牢比如,抽水5000以上,输赢两万以上,参赌人数超过20人,这都属......
·单位不服仲裁裁决法院会立案吗
单位不服仲裁裁决法院会立案吗?单位不服仲裁裁决法院当然会立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
·强拆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强拆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实践中经常出现强拆的现象,弄得很多人民群众怨声载道,特别是违法强拆,采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违法拆除他人的房屋。但是合法强......
·不管是作为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
不管是作为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其实对劳动合同的解除都是享有解除权的。但有些劳动者认为,如果是自己主动向用人单位申请离职的话,那之前的工资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