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已注销 债权人挂账
1、确认某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意思。比如,“挂应付账款”,这里就是指确认为应付账款的意思,也就是,增加了应付账款。又如,“挂管理费用”,指确认为管理费用,即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从而增加了管理费用。
2、应确认而不确认的意思,含有违规不处理的意思。比如,“亏损挂账”,这是一种明显地违反会计制度的做法,它造成的后果在于隐瞒了企业的亏损情况,歪曲了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导致财务报表局部或整体的不可信,从而影响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公司已注销后的债务问题
公司的注销通常有如下原因:
(一)因破产而注销。公司还不起钱,由法院宣告破产而注销;
(二)因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三)因解散而注销。根据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或股东的请求,都可能解散。由此可见,公司的注销可能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作为公司的出资人,公司的股东完全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解散公司。
那么,如何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法律对此规定了清算程序。股东可以决定是否解散,却不能自行决定解散的程序。这个程序简单的说有二个内容:
(一)公示。即要对外发出声明,我公司要解散了,债主赶快来要钱;
(二)清偿。在公司正式注销前清偿债务,如果清偿不了,就要申请破产。到工商行政部门办理注销时,也会要求提供上述材料,说明公司已经经过了这些程序。某些地区工商局要求股东出具声明:公司债务已清偿完毕,若有未了事宜,股东愿意承担责任。
如果公司的清算组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就让公司“消失”了,那债权人怎么办?答案是找清算组成员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成员就是公司股东)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规定: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债务重组的形式
目前的债务重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资产清偿债务;
(2)修改债务条件,如减息、延长债务偿还期限等;
(3)债务转移或债务交换,如债转股、债务从上市公司转移到大股东手中等;
(4)债权人豁免,如大股东豁免上市公司的部分债务。
如果您遇到债务人已注销 债权人挂账的情形,自己作为其中的债权人,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利益将要受损。没有人继续承担对自己履行债的义务。这样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不少的。因此,我们提醒您,在发生债务关系前要确定债务人是否已经注销,这也是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的关键所在。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批捕后不起诉和解可以吗?
一、批捕后不起诉和解可以吗?可以的,可以在预审阶段和公诉阶段甚至审判阶段和解,但是和解首先要赔偿得到被害人谅解,其次不是所有案件都可以和解,......
·离婚财产分割有哪些?
离婚财产分割有哪些规定我国离婚法等法律规范规定离婚财产分割必须要由夫妻双方事先协商,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
·贪污罪的主观方面是怎样的
一、贪污罪的主观方面是怎样的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贪污罪不以特定的犯罪动机为其主观......
·货车司机劳动关系怎么区分?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工作单位应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果不签署劳动合同的,单位需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另外,劳动者也应当提高法律意识,主动要......
·诈骗24万能判缓刑吗
诈骗24万元,数额巨大,涉嫌诈骗罪,应当按照规定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不能判缓刑,因为缓刑只能适用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
·办理商标注册申请要注意什么事项
办理商标注册申请要注意什么事项商标注册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代理人会给予具体指导。但有些问题必须由申请人自己考虑和把握,在这里提醒一......
·劳动者辞职,单位不同意怎么办
劳动者辞职,单位不同意怎么办劳动者辞职不需要单位批准,但须程序合法。现实中,劳动者辞职单位以各种借口不受理、不批准,劳动者愤而离职,最后单位却......
·继承时法定第一继承人是伴侣吗
继承时法定第一继承人是伴侣吗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还有:(1)、子女。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
·行政罚没款可以分期吗?
行政罚没款可以分期吗?允许确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充分体现《行政处罚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
·人死了债权债务咋办?
人死了债权债务咋办?个人欠款不还怎么办,欠款纠纷产生后的解决方式很多,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只要运用及时和恰当,就会收互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民收入多少算偷税漏税
一、公民收入多少算偷税漏税?《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