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醉驾终身禁驾么
第二次醉驾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终生禁驾的,按照规定,第二次饮酒驾驶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构成刑事犯罪,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但如果醉驾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终生禁驾了。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拘留的界定时间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请广大车友,珍爱生命,按照国家交通法律法规进行驾驶。平平安安驾驶,不要因为自己心存侥幸心理最后酿成追悔莫及不必要的事故。第二次醉驾终身禁驾么?答案是有可能的。希望以后再也不要有这类事故发生。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医院误诊怎么投诉
?
医院误诊怎么投诉?一、医院误诊怎么投诉1、及时保留证据;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
·女方出轨如何报警重婚可以吗?
女方出轨如何报警重婚可以吗一、女方出轨如何报警重婚可以吗如果女方婚后出轨和第三方只是同居关系,这个行为不违法,属于道德问题,男方可以凭女......
·一、非全日制用工是什么?
一、非全日制用工是什么意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
·故意伤害判了没钱赔偿怎么办
故意伤害判了没钱赔偿怎么办一、故意伤害判了没钱赔偿怎么办没钱赔偿只能量刑约定赔偿时间了,如果是赔偿义务人,在经济上确实没有能力赔偿,只好......
·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条件包括哪些
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条件包括哪些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
·什么时候可以工伤鉴定?
职工在遭受工伤伤害时,如果后果较为严重,出现身体残疾或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将使职工个人及其家庭受到极大的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失,因此,合......
·笔迹鉴定结果给不给当事人?
笔迹鉴定结果给不给当事人?一、笔迹鉴定结果给不给当事人?一般会给的;法院有义务向当事人公布笔迹鉴定的结果,否则法院的行为属于违反法定程序......
·一、订婚后没有结婚彩礼能要回来吗?
一、订婚后没有结婚彩礼能要回来吗?订婚后没有结婚彩礼能要回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条当事......
·公司投资入股注意事项有哪些
公司投资入股注意事项有哪些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来说,投资入股这种新型的合伙方式越来越受到您的青睐,在实际投资经济活动中,因投资入股产生的经济......
·未经房东同意转租的风险有吗?
未房东同意转租的风险有吗?未经房东的同意而进行转租对于风险来说肯定是很大的。1、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转租,出租人依法享有解除权。根据《合同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