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管理局域名备案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现阶段我国网络发展越来越迅速,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新网站,但是这其中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有很多的非法分子趁机钻空子,那么就要从源头管理,即在通信管理局域名备案时就要准备相关的证明,那么通信管理局域名备案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解释。
通信管理局域名备案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网站备案麻烦,主要是ICP注册比较麻烦。具体流程如下:
(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2)ICP注册;
(3)输入手机、邮件验证码;
(4)录入备案信息;
(5)将备案编号和电子证书安放在规定的位置。
备案费用,有两种情况:
1、自己在网上办理的不需要向通信管理局交费;
2、通过接入服务提供单位代理办理的,代理单位是否向您收取代理服务费通信管理局不介入(您与代理之间的关系应是民事委托服务关系。不属于政府的行政事业单位收费项目)。准备资料:
一、企业备案
1、主办单位名称: (注:如果是个人网站的,就填名字;如果是企业网站的,就填公司名称)
2.主办单位有效证件号码: (注:如果主办单位名称是个人名字的,就填身份证号码;如果是公司的,那么就写营业执照号码)
3.主办单位性质: (注:填写,企业,个人,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者军队)
4.主办单位通信地址: (注:一定要写清楚哪个省,市,区,街,号。地址一定要详细)
5.有效证件类型: (注:填写,身份证,护照,军官证,或台胞证)
6.网站的负责人姓名:
7.网站的负责人办公电话: (注:办公电话可填写多个,以“;”分隔。办公电话填写标准格式:国家代码-区号-号码。)
8.负责人有效证件号码:
9.负责人手机号码:
10.电子邮箱:
11.网站名称:
12.网站域名: (注:列出此空间绑定的所有域名,以分号“;”隔开)
二、个人备案
1、个人网站备案信息真实性核验单。需要填写:网站主办者名称、网站类型、网站域名、签名及日期。其他由接入商填写。
2、个人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3、域名证书。
4、接入商幕布前的真实实拍照片。
5、签署好的信息安全管理协议书。向接入商提交个人备案资料,通常是1、2、3、4项。接入商会根据网站描述进行核实个人备案资料,个人网站备案时,网站描述项推荐填写与个人有关的内容信息,以便快速通过初审。接入商在线初审合格后,会要求你寄送资料,把1、2、3、4、5项各准备2份,通过快递方式邮寄给接入商。当然,如果网站已经做好了,一定要保证网站内容与描述相符,不然接入商会要求你修改,浪费宝贵时间。当接入商确认收到的资料与网站吻合,准确无误后,就会上传到各地的通信管理局,正常情况下20个工作日内你会得到备案号。
在通信管理局域名备案之前一定要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证明,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内容一项项核对,因为即使缺少其中一项,域名备案也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参考本文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财产保险投保方违约怎么办
财产保险投保方违约怎么办一、财产保险投保方违约怎么办1、投保方不按财产保险合同约定的期限交付保险费问题。这种违约行为发生后,可能导致两种法......
·离婚后抚养费一般给到小孩多少岁
离婚后抚养费一般给到小孩多少岁抚养费主要是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应尽的抚养义务的体现,所以抚养费原则上的给付期限是到子女成年。子女抚育费给......
·父母过户土地使用证给子女的手续是什么?
父母过户土地使用证给子女的手续是什么?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归属于国家,居民只能通过购买招标等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其凭证就是土地使用证。一般来说,......
·隐名股东参与企业管理可以吗?
隐名股东参与企业管理可以吗?一般是不可以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下称《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于已经依法出......
·刑拘一个月又不批捕还没出来是合理的吗?
一、刑拘一个月又不批捕还没出来是合理的吗?刑拘一个月又不批捕还没出来是合理的。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
·非法集资罪死刑应不应该取消,量刑标准是什么?
我们知道,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的,且各种犯罪行为的惩罚标准是不一样的。非法集资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集资者难免也是会受到处罚的......
·债权债务中代位权和抗辩权怎么行使?
债权债务中代位权和抗辩权怎么行使?一、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可以主张抗辩权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债务人在代......
·拖欠劳务费不给怎么办?
在用人单位拖欠劳务费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