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诈骗有效期是多久?
一、网络金融诈骗手段
1、“天天分红”
平台号称用户只需要投入少量的钱,就能让资金在数十天内翻2-3倍。当用户投入一定的资金后,最初几天都会按期发放“收益”,用户如果不再追加投资,平台就会立即让其账户密码失效,无法获取本金。
2、银行理财产品漏洞被利用
诈骗人员通过拖库与撞库、公共WiFi、ATM机针孔摄像头、电脑木马等途径获取的用户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后,顺利登陆账户,但由于没有手机验证码无法进行转账,因而想到利用银行卡内将活期理财转为定期无需短信验证码这一特点,顺利将余额由活期转为定期,然后诈骗用户说出短信验证码,盗走资金。
3、P2P平台频现虚假投资标的
很多平台打着“高息”、“保本”、“短期标”等旗号发布大量虚假标的,吸引普通投资者,资金到账后便携款“跑路”,出现平台突然无法登陆、创始人消失或办公地点虚假等情况。
4、虚假借款诈骗
借款人通过信息贩卖者获取有效身份信息,并以他人的身份在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借款或消费。在一些平台,不乏员工与借款者内外勾结,过度包装借款人信息,使得原本无法借款的人也借到款项,变相侵吞公司资产。
5、境外诈骗网站“钓大鱼”
二、网络金融诈骗期限
1、建议尽早报警,因为为了警方更好的调查取证,随着时间推移很多证据容易灭失; 2、如果超过了刑法中的追溯时效,则不再追诉; 3、法律依据: (1)《刑法》(1997修订) 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没有很确定的时间,一般建议尽早报案,警察也能及早展开调查,获取证据定罪,也能追回一部分钱财。不然时间一旦长了,不说被骗的钱追不回来了,诈骗人员可能销毁证据逍遥法外,影响社会正常秩序,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发展和维护。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正当防卫和过失杀人分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和过失杀人分别是什么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
·一、夫妻约定财产制是什么意思?
一、夫妻约定财产制是什么意思?夫妻财产制度又称婚姻财产制,是关于夫妻婚前和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
·2023年肇事逃逸社保先行支付可以吗
肇事逃逸社保先行支付可以吗交通事故肇事方逃逸受害人可以社保先行支付。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要报销不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
·如何证明夫妻分居的事实
实践中,能证明夫妻分居的常见证据的有哪些?1、一方在外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2、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书面协议,一定是要书面的,口头协议必须对方承......
·拒收传唤证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拒收传唤证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拒收传唤证的法律后果是会被强制传唤。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
家庭暴力法律最新规定??《民法典》第1042条:“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第1079条:“......
·用人单位如何杜绝工伤的发生?
用人单位如何杜绝工伤的发生?一、用人单位如何杜绝工伤的发生?1、教育培训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通过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使劳动者遵守法规,学会......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包括了什么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包括了什么一、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包括了什么依据我国《专利法》第5条和第25条的规定下列对象不授予专利权:1.违反法律、社会......
·不愿转岗单位也不解除合同怎幺办
不愿转岗单位也不解除合同怎幺办一、不愿转岗单位也不解除合同怎幺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者主动提出接触劳动合同,并需要支付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