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诉讼标的收取标准是怎样的
一、二审诉讼标的收取标准是怎样的
收取标准是: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诉讼费由谁承担?
1、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
2、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3、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4、第二审人民法院改变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的,应当相应变更第一审人民法院对诉讼费用负担的决定。
5、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的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6、依照人民法院诉讼费交纳办法第九条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应当交纳案件受理费的再审案件,诉讼费用由申请再审的当事人负担;双方当事人都申请再审的,诉讼费用依照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负担。原审诉讼费用的负担由人民法院根据诉讼费用负担原则重新确定。
7、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8、民事案件的原告或者上诉人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或者上诉人负担。
9、行政案件的被告改变或者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准许的,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
10、当事人在法庭调查终结后提出减少诉讼请求数额的,减少请求数额部分的案件受理费由变更诉讼请求的当事人负担。
11、债务人对督促程序未提出异议的,申请费由债务人负担。债务人对督促程序提出异议致使督促程序终结的,申请费由申请人负担;申请人另行起诉的,可以将申请费列入诉讼请求。
综上所述,二审诉讼标的收取标准对于一万元以下的会收取五十元,而对于超过两千万元的部分就征收百分之零点五的诉讼费。诉讼费的承担方,一般会要求由案件的败诉方承担,有时候会要求双方共同承担。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一、买卖不破租赁10年后还能起诉吗?
一、买卖不破租赁10年后还能起诉吗?可以起诉,只要没有超过二十年都可以起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买卖不破租赁原则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三年,所以十年后起......
·劳动法第几条规定经济补偿金
劳动法第几条规定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死亡1人安全事故后果是什么?
死亡1人安全事故后果是什么?一、死亡1人安全事故后果是什么?死亡1人安全事故的后果,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描述:在......
·一方死亡孩子的抚养费问题怎么解决?
对于牵扯到抚养费的原因,可能是夫妻双方离婚,也有可能是父母一方死亡或者失踪这些都会牵扯到抚养费的问题。国家对于抚养费方面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一......
·五险一金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
五险一金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五险一金,国家由1998年开始,逐步开始要求企事业单位给员工缴纳的。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什么叫派生分立?
一、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什么叫派生分立?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派生分立是指公司将一部分资产分出去另设一个或若干个新的公司,原公司存续。另设的新公......
·侵犯姓名权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侵犯姓名权的赔偿范围是什么姓名权是一项权利,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权利。那么,您知道具体姓名权包......
·如果碰到欠钱不还怎么办?
如果碰到欠钱不还怎么办?债务人不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债权人可以持证据到法院起诉债务人。由于民间借贷一般都是......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关键有哪些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关键有哪些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
·销售伪劣商品不知情的情况会如何处罚?
销售伪劣商品不知情的情况会如何处罚?如果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骗等完全客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