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本律师
德本律师法律网
2.nj64.com
南京德本律师电话025-84110110

犯罪预备行为是否可以起诉

犯罪预备行为是否可以起诉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因此,犯罪预备行为同样具有可罚性。我国刑法第22条第2款认可了这一学说,规定对于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又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法律规定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遵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简记从、减、免)。显然,预备犯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由于预备犯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其社会危害性通常小于“既遂犯”的社会危害性,故对于预备犯,可以从宽处罚。“可以”是授权性法律规范的表达方式,具有允许、许可的意思,但同时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倾向性意见。这儿,刑法虽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是法定的,一般情况下司法机关必须这样为之。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行为人准备实行特别严重的犯罪、手段特别恶劣时,也可以不予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也是法律所规定“可以”应有之义。)至于究竟是从轻处罚还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对犯罪预备的整个案件进行综合考察后来决定。犯罪预备行为虽然没有既遂犯罪严重,但是犯罪预备行为是对社会有一定的危害程度,并且不仅行处罚的话往往会演变成犯罪行为。所以公安机关只要是掌握了对犯罪预备行为的具体证据是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的,但是在法院判决的时候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从轻处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一、两个孩子抚养费怎么给付?
      一、两个孩子抚养费怎么给付?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


·仲裁裁决书范本是怎样的
      仲裁裁决书范本是怎样的?人们解决民事纠纷的手段很多,可以协商,调解,或者向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按照规定,仲裁是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人们发起诉......


·在生活当中,当很多人都还在为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发愁的时候,针对
      在生活当中,当很多人都还在为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发愁的时候,针对一些有条件的人士来说,可能就会购买属于自己的第二套房产了。但是由于我国的限购政策......


·一、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多少?
      一、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多少?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1、用......


·非法集资高管已离职怎么办?
      非法集资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中发生的案例是有很多的,对于非法集资我们国家的规定是有很多的处罚的,对于不同的情况的非法集资都是有相应的处罚的。其......


·假释的条件和考验期?
      假释的条件:1、对象是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且必须不是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出10年以上有期徒......


·机动车闯红灯应受何种处罚
      机动车闯红灯应受何种处罚如今在我国,对于闯红灯的行为是给予了严厉打击的,其中无论是机动车闯红灯还是行人闯红灯,都是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罚的。但很......


·债权债务明细表怎么填?
      债权债务明细表怎么填?债权债务明细表能有效的反应企事业单位在某一时期内的所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清晰,准确,完整的反应相关信息是债权债务明细表......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控方法有哪些
      小微企业融资风险防控方法有哪些现如今,您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会选择自主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正在逐步发展。这些微......


·什么是醉酒开车处罚是什么?
      什么是醉酒开车处罚是什么?近年来因为醉酒驾驶导致的车祸案件令人触目惊心,醉酒驾驶是对自己及他人的生命极不负责任的态度,近几年来醉酒也纳入了刑......


·劳动者刚进单位有试用期要求是很正常的,而这个试用期有期限的限
      劳动者刚进单位有试用期要求是很正常的,而这个试用期有期限的限制,法律中规定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那要是试用期届满的,此后单位觉得还需要对劳动者进......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德本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025-84110110
025-84110110
点击这里给德本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