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是不是可以自动离婚?
一、我国法律规定是不是可以自动离婚
分居满两年就可以离婚了。
第一,分居究竟是怎么回事
分居,指的是夫妻之间因为感情有问题,相互不履行夫妻义务,而分开居住、分开生活的意思。假如有的夫妻因为工作不在一处、因为受教育分开、因为别的原因分开,这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分居。
分居是必须是持续性的,也就是说不能间断,一直延续到现在。假如两个人因为生气分居了半年,然后又和好、复合或者其他原因到一起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即便是三五天、一天,你所谓的分居也已经不具有持续性了。你们的分居就要从最后一次分开开始计算。记住,是最后一次分开,从那之后没再共同生活过。
另外呢,也不排除夫妻之间有一些协议什么的,约定了分居,这也不具有意义,因为原因不是因为感情有问题、两个人有矛盾而导致的。
只有因为夫妻之间有矛盾、因为生气而分居,并且满2年才可以,这才是法院可以判决离婚的情形。
第二,分居可不会导致夫妻关系自动消失哦,也就是说不会导致自动离婚。
我国的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是这样的: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是一种可以判决离婚的情形。还有自上次判决不准离婚之后分居满1年的,也可以是一种情形。但这都是由人民法院来认定,并以此为依据依法判决准许离婚的。而法律上没有哪一条哪一款规定了自动离婚的情形,没有!
第三,夫妻之间婚姻关系的解除方式有三种。
二、婚姻法规定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和诉讼。无论哪一种方式都能够达到离婚的效果,但是诉讼离婚对于当事人而言有一定的条件,只有符合条件,法院才会受理离婚的诉求。比如夫妻一方存在重婚行为的,或者是有家暴的,这些属于恶劣行为,是可以请求离婚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电信诈骗逮捕十一个月为什么沒判
一、电信诈骗逮捕十一个月为什么沒判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嫌疑人可以先进行办理取保候审。二、电信诈骗逮捕到法院了多久才能审理完毕人民法院审......
·武装押运的五险一金是指什么?
不管是在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任职,还是公司、企业任职,不管是公司管理层的白领阶层还是车间流水线的普通工人,不管在哪个行业工作,都关心五险一金,......
·公司安排调岗位不服从离职有补偿吗
有。调整岗位属变更劳动合同,应与劳动者达成一致,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经济补偿。单位调动工作岗位,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签订......
·再婚家庭财产分割是怎样的
再婚夫妻要是感情破裂打算离婚的话,也是需要对财产做出分割的,而这里说的再婚家庭财产通常就是指再婚夫妻的共同财产。那么对于这部分财产一般是如何......
·行政诉讼裁定驳回起诉的情形有哪些?
行政诉讼裁定驳回起诉的情形有哪些?一、行政诉讼裁定驳回起诉的情形有哪些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1)不符合行政诉讼起......
·防范房屋买卖居间合同风险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社会中,我们可能扮演着父母、子女、丈夫或妻子等角色,不管哪一种角色,在当今社会都面临着一个买房的问题,那买房时,特别是签订合同时,就要特别......
·企业未破产清算债权债务继承的法律规定
企业未破产清算债权债务继承的法律规定一、什么是企业破产清算破产清算是指宣告股份有限公司破产以后,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
·倒卖、非法销售医疗器械罪都会判刑吗?
倒卖、非法销售医疗器械罪都会判刑吗?倒卖、非法销售医疗器械罪都会判刑,《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
·一、潍坊安丘醉驾律师收费标准是多少?
一、潍坊安丘醉驾律师收费标准是多少?对于费用,需要根据案件所在地区、交通以及阶段来收取,一般来说,在本地,一个阶段5千到3万不等。律师事务所与委......
·一、委托监护人证明怎么写?
一、委托监护人证明怎么写?委托监护人证明×××(学校):×××(学生名)身份证号××××××××××××××××××,现年×周岁,因父母均在(城市......
·租赁合同一年诉讼时效是多久?
租赁合同一年诉讼时效是多久一、租赁合同一年诉讼时效是多久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两年,最长不超过二十年。《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