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才有误工费吗?
交通事故只有造成人身伤害才能得到误工费的赔偿;
受害人误工日期,应当按其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参照法医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等认定。
受害人的实际误工日期少于休假证明的,应以其实际的误工日期认定;实际误工日期多于休假证明的,一般应当根据休假证明认定。
受害人确需休养但无休假证明的,可在征求法医或治疗医院的意见后酌情处理。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的赔偿应当按照其收入的实际损失计算。
固定收入,包括工资、资金及国家规定的补贴、津贴,但不包括特殊工种的补助费。
奖金,以受害人上一年度本单位人均奖计算,超出奖金税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的,以计征起点为限。受害人受害前由于自身原因无奖金收入的,其次奖金不予计算。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或者受害人是承包经营户或个体工商户的,其误工费的赔偿,可以参照受害人前一年的平均收入或者当地同行业、同工种、同等劳动力的平均收入酌定。如依法应向税务机关纳税的,应以税单为据。
受害人依法从事第二职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是另谋职业的离、退休人员的,其误工费的赔偿可以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1)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应予赔偿;
(2)违反政策法律规定的,其赔偿要求不予支持。
受害人无劳动收入而要求赔偿误工费的,不予支持。如果受害人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因受害确实无法从事家务劳动造成其他家庭成员负担过重的,可酌情予以经济补偿。
受害人的实际收入高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三倍以上的,按照三倍计算。
二、伙食费和交通费的标准
(一)伙食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赔偿。
(二)护理费
受害人受害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应以法医的鉴定或者治疗医院出具的证明认定。受害人生活确实不能自理的,其护理费应予赔偿。护理期限,可以委托法医鉴定;也可以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并征求治疗医院的意见后酌定。
护理人员一般设一至二人,但确有必要的除外。护理人员有收入的,护理费的赔偿可以按照本意见关于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无收入的,护理费的赔偿可以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计算。
综合上面所说的,申请误工费是受害者所拥有的权利,而且这份权利是谁也不能阻止,但是在申请误工费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而且还要提交相关的证明,这样保险公司才能进行受理,从而计算赔偿,所以,任何赔偿都是有法律依据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先诉抗辩权可以放弃吗?
先诉抗辩权可以放弃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因为借钱与被借钱,有时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别人债务人或债权人,除此之外,我们也还可能成为别人的担保人。那......
·小抢救和中抢救的区别
抢救可以分为大抢救中抢救和小抢救。区分标准主要是抢救的,规模,抢救金额等等。小抢救所需的资金会比较少,中抢救相对而言,所需的资金就会比较多,......
·离婚补偿金有限额吗,离婚赔偿的条件
夫妻在离婚的时候,一方存在法律规定的过错责任,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要求赔偿金,也就是补偿金。补偿金的数额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就有很多人......
·一、离婚原告自动撤诉算一审吗?
一、离婚原告自动撤诉算一审吗?原告撤诉也算一审,原告申请撤诉法院裁定准许后,一审就终结了。如果再起诉属于新的案件仍然是一审。根据我国法律规......
·司法强拆要上法庭吗
不需要。司法强拆是指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补偿决定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
·公司可以回购股东的股权吗?
公司只能在特定情况下收购股东的股权。对于有限责任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河南非法集资担保公司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在实际生活中,相信您都听过非法集资这一词。对于非法集资,往往会给受害者带来很大的影响。非法集资的形式有很多种,但是都具有一定的特征,因此,我......
·微信被骗多少
微信被骗多少钱才能立案?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QQ等已成为互联网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公众服务平台。与此同时,诈骗的问题也日......
·起诉离婚协议离婚有什么区别
起诉离婚协议离婚虽然都是我国法定的离婚方式,但相比之下很多有离婚打算的夫妻最开始还是会先选择协议离婚,而在无法协议离婚的情况下,才会通过向法......
·职务侵权的归责原则与民事责任是什么?
职务侵权的归责原则与民事责任是什么一、职务侵权的归责原则与民事责任是什么1、行为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行为主体的行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