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知晓案情的单位及个人
二、当事人提出申请,希望证人出庭作证的,应该于举证期限满十日之前申请并且需要得到人民法院的认可。如果人民法院批准当事人的申请,应该要在开庭审理之前就同志相关证人出庭作证,并且提前告知证人要根据事实作证和作伪证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证人因作证所指出的相关费用应该有提供证人的那方的当事人先支付、由败诉方的当事人承担。
三、证人需要出庭作证并且接受当事人质询。如果证人有困难无法出庭,经人民法院批准后可提交书面证言、试听资料或使用双向试听传输技术作证。如果证人在人民法院组织的两方当事人提交证据时有出庭陈述证言的话,那么久可以视为有出庭作证。有困难无法出庭的证人包括:
1、因年迈、体弱、行动不方便而无法出庭作证的,可视为有困难无法出庭的证人;
2、从事特殊职业而无法离开岗位的,可视为有困难无法出庭的证人;
3、交通不便、路途极为遥远而难以出庭的,可视为有困难无法出庭的证人;
4、因受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而无法出庭的,可视为有困难无法出庭的证人;
5、由于其他特殊原因而无法出庭的,可视为有困难无法出庭的证人。
四、证人在出庭作证的时候应该要客观地陈述自身感知到的事实。如果证人是聋哑人的话,可以采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证。
五、证人作证的时候,不可以使用带有评论性、猜测性或推断性的语言进行作证。
六、当事人和审判人员都可以对证人进行质询。当事人和审判人员在询问证人的时候,其他的证人不得在场。
七、证人不可以旁听审理。
八、如果人民法院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让证人对质。证人出庭作证之前应当仔细阅读相关规定的条款并签字,证明内容包括:描述事实的经过、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结果。应该要注意的是证人证言只写证人自身听到和看到的事实,不可以写推论,而且用词应该简练、明确。
最后,由证人签字或盖章并且写清楚年、月、日。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证人条件、义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第七十三条 证人出庭作证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以上就是律图小编整理的内容。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计算办法是什么?
关于劳动关系的知识,相信您都很清楚。在我国,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协议,也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双方就建立了劳......
·办交强险需要什么材料
需要的材料:新车购车发票和车辆合格证,汽车出厂的检验记录资料,如果是旧车,请带该车有效行驶证。此外,还需要车主的身份证,单位投保的需提供组织......
·农村土地确权地少了怎么办?
农村土地确权地少了怎么办?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确权......
·继承权丧失的效力包括什么
继承权丧失的效力包括什么1.继承权的丧失于继承开始时即发生效力丧失继承权的法定事由既可发生于继承开始前,也可发生在继承开始后,但因继承权的丧失是......
·婚内债务离婚了要怎么分配
婚内债务离婚了要怎么分配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需要进行分割,共同债务也是需要进行分割的,那么婚内债务的承担要分为两种情况:1、如果为个人婚前债务。......
·借条上没有妻子的签字能告她吗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
·缓刑是什么意思
缓刑是什么意思一、缓刑是什么意思?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
·正当防卫是否要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是否要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原则上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如果农民工工地死亡谁赔偿?
如果农民工工地死亡谁赔偿?一、如果农民工工地死亡谁赔偿?当雇员在职业活动中因自身疾病而死亡的,属于不可预见和不可避免的意外事件,属于不可抗......
·故意杀人了如果对方出了谅解书还能判多少年
故意杀人罪得到被害人谅解的量刑情况要结合具体案情,结合是否有前科劣迹,是否有从重情节,是否属于升格量刑情况,是否有法定从重或从轻情节,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