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走到批捕阶段了肯定会被判刑吗?
已经走到批捕阶段了,也不一定会被判刑。我国《刑诉法》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因此,不管是拘留还是批准逮捕,都是因为嫌疑人涉嫌犯罪。但是在这个过程进行中,对证据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严格。比如公安机关对于重大嫌疑分子,有被害人指认或身边发现犯罪证据或有串供可能甚至不讲真实姓名住址等就可以刑事拘留,但到了批捕阶段就必须达到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才能予以逮捕。以后到了审查起诉阶段,会对证据的要求更加严格。
二、司法解释
逮捕是剥夺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最严厉强制措施,检察机关办案中贯彻“少捕、慎捕”的原则。“少捕”,是对某些即使构成犯罪的嫌疑人,因其情节轻微、认罪悔罪,也可以不予逮捕,由公安机关办理取保候审。“慎捕”,是严格审查案件证据,看是否达到逮捕条件,避免逮捕错误,毕竟错捕是要承担国家赔偿问题的。因此,既然本案已经批捕,就说明构成犯罪的可能性非常大,同时没有取保也说明嫌疑人具有较严重的社会危险性。
首先,批准逮捕与提起公诉的标准是存在区别的。批准逮捕的标准是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有证据证明犯罪行为是嫌疑人所为,证据要达到两个基本,即案件基本事实清楚,案件基本证据确凿。但提起公诉的标准则要求严格,需要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批准逮捕后,一般会有两个月份的侦查羁押期限,公安机关回继续侦查,使案件达到起诉的标准。
其次,案件是否有回环的余地,并非取决于案件处于什么阶段,而是取决于证据与事实。如果你确实是冤枉的,即便法院判决生效后,你也可以申请再审。所以不要纠结于案件到了什么阶段,而是要忠实于事实和证据。如果确实被冤枉,可以委托辩护人据实辩护,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如果是认识和观点上的分歧,也可以据理力争。但如果真犯了罪,仅是因为自己法律知识欠缺,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层面做出准确的判断,而认为自己无罪,那么无论案件在何环节,辩解也是徒劳的。
需要明确的是,批捕是由检察机关作出批准的,而判刑是由审判机关作出的,批捕和审判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司法机关在不同的案件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决定,其实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并不意味着批捕就一定会判决,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犯罪事实来进行认定,符合相关法律适用的才会被判决。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离婚探视权抚养费之间有关联吗?
离婚探视权抚养费之间有关联吗?没有关联。如果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双方可以就抚养费的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假释考验期发现漏罪怎么处理
司法实务中我们要区分漏罪与新罪,尤其是在缓刑、假释的考验期内,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理。那假释考验期发现漏罪的话该怎么处理呢?而要是在假释考验......
·累计投票制公司法的内容是什么?
累计投票制公司法的内容是什么?我国公司法到了一定期限都会进行修订,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调解市场经济,使其合理运行。在近期的公司法修订......
·房产估价程序:
房产估价程序:1、获取估价业务获取的估价业务指的是获取房地产估价业务,这也是房地产估价得先决条件。2、明确估价的基本事项无论是从哪种途......
·开庭通知提前多长时间通知
开庭通知提前多长时间通知法院开庭的时间是通过法院传票通知当事人,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通常提前三天通知到相关人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
·社保局赔偿款多久到账?
设备厂工人在操作车床的时候,如果不慎受伤,应当及时就诊。在伤情稳定后,向厂子提出工伤认定。拿到认定书后,工人可以向社保局提出赔偿申请,一般来......
·民法典离婚财产分割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离婚财产分割有什么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细则实施细则
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首先是要实现有法可依。但法律制定完备之后,要想使该法律得到实施,法律的效果得到全面的发挥,少不了实施条例的辅助作用。《劳......
·倒车撞车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倒车撞车肇事逃逸怎么处罚?倒车撞车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是进行2000元以下的罚款,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刑事处罚措施是什么?
无线电设备在我国属于管制物品,使用者必须得到有关单位的批准才行,而且要严格按照要求使用。如果使用者违规操作,扰乱无线电通讯,带来严重后果的,......
·犯罪后外逃再自首的认定
犯罪分子外逃后再投案自首,虽然不影响对其自首的认定,但在法律的适用上应当有所区别。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