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人伤赔偿期是多久?
交通事故人伤赔偿期是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2年内,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保护其财产权利的请求,如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2年诉讼时效,而无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受害人即丧失获得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理赔标准:
(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6条的规定,包括以下项目:
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或护理误工费、社保补缴费、重新入职损失费、重新找工作短期生活费、暂时失业费。住院生活或采购费、返乡跨省交通费、县内交通费、跨县交通费、护理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跑腿费、起诉取证跑腿费、差旅费、因伤服药缝合输液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或伤疼费、各类复印费。
衣物报废或财产损失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财产损失赔偿标准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以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来确定赔偿数额。
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原则上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对于局部可修复的车辆、设施和物品,应当赔偿维修费;因局部损失导致贬值的,还应当赔偿贬值部分的损失;对于无法修复的,应当赔偿其实际价值。
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遭受的间接损失,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例如,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者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的,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予以赔偿。
(三)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精神损害是一种外人无法计量的无形伤害,对于精神损害的大小和程度一般无法用物质尺度来衡量,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只能依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区经济环境,当事人的身份,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当事人在案件中责任的大小,社会影响力等由法官依据自由裁量权在一个类似客观合理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确定。
因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在交警部门对事故的责任方进行认定后,需要对伤亡人员进行赔付。如果伤亡人员家属觉得赔付不合理时,应当在造成事故的两年内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事故责任认定方给予相关的赔偿,如果超过了诉讼期限,司法机关有权不受理相关案件。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高速危险驾驶罪怎么判?
高速危险驾驶罪怎么判?一、高速危险驾驶罪怎么判?高速危险驾驶罪的判刑规定是判处拘役或者,并处罚金。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八条、《刑法》第一......
·有专门抢注册商标的行为怎么应对
一、有专门抢注册商标的行为怎么应对?1、对尚未注册成功的商标,可以提出异议。如果发现您的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但抢注者的申请尚未获得批准,......
·商标申请受理更正和商标变更区别是什么
商标申请受理更正和商标变更区别是什么从商标变更和商标更正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商标变更是指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地址或其他注册事项的变更......
·离婚分割房产后出售如何过户?离婚房产如何分割?
一、离婚分割房产后出售如何过户?离婚后按照相关规定和夫妻离婚协议内容,夫妻一方取得房屋所有权。夫妻一方在取得房屋所有权后有进行房屋买卖的自由......
·夫妻双方协商离婚需要什么手续
协商离婚其实也就是指的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一起,这二者属于我国法定的离婚方式,需要离婚的夫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解除婚姻关系。但......
·寻衅滋事罪判3年9个月合法吗?
寻衅滋事罪判3年9个月合法吗?寻衅滋事罪判3年9个月是合法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怀孕后被老板辞退怎么办?
怀孕后被老板辞退怎么办?一、怀孕后被老板辞退怎么办?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的保护,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做出非法辞退,孕期职工......
·不能辞退女工的情形有哪些
不能辞退女工的情形有哪些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要解除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第29条的规定......
·一、个人财产拆迁房屋夫妻财产吗?
一、个人财产拆迁房屋夫妻财产吗?拆迁补偿款算是夫妻共同财产吗?这要看被拆迁的房屋是公房还是私房,公房还是私房拆迁得到的拆迁补偿款认定不同。......
·红安县工伤鉴定的具体流程有哪些?
工伤鉴定作为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当发生工伤事故后一定要及时的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得工伤的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