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责任险赔偿范围
车上人员伤亡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为准,但每人最高赔偿金额不能超过每座赔偿限额。具体费用包括:抢救费、医药费、误工费等。
二、赔偿额度:
保险公司会根据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所负责任的大小,赔偿所有应赔偿总金额的80%-95%(其余部分为保险条款规定的免于赔偿部分)。被保险人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赔偿80%,负主要责任的赔偿85%,事故双方负同等责任的赔偿90%,被保险人负次要责任的赔偿95%。
三、常见除外责任:
下列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因违章搭乘造成的人身伤亡;
(二)由于驾驶员的故意行为造成的人身伤亡;
(三)本车上的人员因疾病、分娩、自残、殴斗、自杀、犯罪行为所致的人身伤亡;
(四)乘客在车下时所受的人身伤亡;
(五)其它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
很多人认为车上人员责任险的赔偿范围和第三者责任险差不多,所以投保车险时只选择第三者责任险而不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保险专家表示,车上人员责任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是两个不同的险种。其保障范围是不同的。从法律角度来说,第三者责任险涉及的是侵权民事责任,通常适用《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而车上人员责任险主要是因违反运输合同而产生的合同责任,受《民法典》的调节和制约。一般来说,车上人员责任险只能在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后方能附加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保障的是车下的人员,而车上人员责任险的保障对象仅限于车上人员。其次,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金额一般较高,赔偿限额人从5万元至100万元以上。而车上人员责任险必须按核定座位数投保,赔偿时最高不超过每座赔偿限额。当然,每座限额一般都远远低于第三者责任险的限额。这样,同一伤者在不同险种项下计算出来的赔偿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在处理汽车责任险案例时,首先应当分清保险事故中的赔偿对象是车上人员还是第三者。
需要注意的是,车上人员责任险主要保障车辆发生意外事故(不是行为人出于故意,而是行为人不可预见的以及不可抗拒的,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导致车上的司机或乘客人员伤亡造成的费用损失,以及为减少损失而支付的必要合理的施救、保护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由此可见,车上责任赔偿险范围由《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具体规定,但赔偿的内容又同事故程度、双方责任划分、车上人员自身情况、所坐车辆情况等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当事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照法律划定车上责任赔偿险额度,维护自身权益。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德本律师,手机:025-84110110
@德本律师简介:德本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内专职律师实行专业化分工和资源共享,人员配置优化,法律门类齐全,能...More>>
·民间借贷不还怎么办
民间借贷不还怎么办应如何处理民间借贷纠纷由于民间借贷中很多都是私人间的借贷,因而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尤其是一方借款之后不还。那对于......
·水城县旅游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
水城县旅游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水城县地处我国贵州六盘水,旅游资源丰富,当地政府在开放旅游项目的时候,难免会占用到一些农村的土地。在征地拆迁......
·一、车祸伤残误工费规定是怎样的?
一、车祸伤残误工费规定是怎样的?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公民的名誉受损可以报警吗
公民的名誉受损可以报警吗侵犯名誉权可以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根据我国的......
·借钱超过四年的怎么处理?
借钱超过四年的怎么处理?借钱超过四年的可以自己在协商或者到法院进行诉讼,具体的方式如下所述,1、可以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分期支付债务。《民法通则......
·发现债务人失踪了应向何法院起诉
面对还不起或者是不想还的外债,有些债务人会选择失踪,而不少债权人则会诉讼追债。那么,发现债务人失踪了应向何法院起诉呢?债权人在进行诉讼追债时,......
·一、醉驾立功罚款标准可以减少吗?
一、醉驾立功罚款标准可以减少吗?不可以,罚金标准和立功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处的罚金,一般是在判决没有正式宣判前就要求缴纳的。......
·等红灯三车追尾责任怎么划分
看具体情况定。一般情况下三车追尾,中间的车承担第一辆车的全部赔偿责任,最后一辆车承担中间一辆车的全部赔偿责任;若中间的车是由于最后面的车追尾......
·故意伤害怎么量刑 触犯故意伤害罪会判几年
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处于故意,实施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并且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那么就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网贷不还被威胁怎么办?
网贷不还被威胁怎么办?如果对方在催款的过程中有谩骂或恐吓骚扰等行为的,肯定是违法的,对于对方这样的行为你可以报警处理。根据“法释”文第二十六......